切索拉欲战泰森-富里、维尔德
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2016中国光伏领袖高峰论坛上表示,十三五期间,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在具有难得机遇的同时,也面临着技术制约、体系不成熟等痛点、难点。
李国华感谢供电企业的服务,对光伏发电的前景更是充满了信心。阜新供电公司开辟绿色通道,简化审批程序,积极推进项目并网,协助客户签订供用电、供售电合同。
十三五末期,辽宁省66千伏及以下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将达727.54万千瓦,其中光伏装机总容量为109.3万千瓦。国网辽宁电力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,为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电网提供便利。开辟绿色通道2017年,阜新地区光伏发电场将达到16座,容量达27.58万千瓦。我还要增加300千瓦发电设备,走出一条环保致富路。供电企业的服务让我的新能源探索得到成功实践。
供电公司的服务很到位,为我们开辟绿色通道,还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。阜新供电公司成立了光伏发电项目领导小组;在多家营业厅设立光伏发电并网服务专柜,定期培训受理业务人员,确保向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咨询、政策、并网服务流程;指派专人跟踪服务,简化并网手续,主动提供并网申请流程说明、现场勘察、接入系统方案的编制和审查、并网验收、合同签订等服务,以优质服务保障项目早投运。多晶硅自农历年至今的迅速飙涨,近期价格已来到RMB 145-150/kg区间。
电池片部分,各地厂商陆续稍有缓跌,台湾也出现部分厂商成交价跌破US$ 0.3/W,然本周跌幅暂时趋缓,下一波较大的价格波动则视中国最大太阳能展会SNEC期间中下游厂商间的较劲。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厂多已谈妥多数五月订单,中国多晶硅片价格约为RMB 6.2~6.3/pc,部分订单甚至跌落至RMB 6.15/pc,台湾则多落在US$ 0.85~0.86/pc区间。由于市场近期不确定因素已出尽,价格逐渐回归供需面。受到下游降温的冲击,预期后续涨幅趋缓,且将在五月底达至今年价格高峰,六月以后仍将随着需求渐弱而逐步缓跌
华夏能源网记者认为,中国光伏产业进一步大发展,补贴是必要的;取消补贴又是必然的,一味的补贴是无法补出光伏业的强劲筋骨,孩子长大了必须断奶。如何有效解决?光靠骂电网垄断是不行的!面对这些难题,中国需要及早借鉴经验、寻求应对之道。
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,疯狂装机达到高潮,平均每年的装机容量增幅达到7GW(2012年高达7.6GW),2013年末,德国光伏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5.7GW。其一,补贴短缺的问题已经非常严峻,如何筹措资金?有不少建议说要提高中国电价中的可再生能源补贴,华夏能源网记者认为这是可以考虑的方案之一,但将幅度无休止的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也不是个事,可再生能源扶持资金需要新开源。但是,德国光伏发展的成绩却让全世界惊讶!到2014年,全球光伏装机龙头老大的位置,德国稳坐了9个年头。2000年,德国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案(EEG),明确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固定上网电价制度,就是这部法案的颁布,激发了德国光伏大发展的原动力。
毫无疑问,取消补贴对尚在襁褓中的中国光伏产业会造成巨大打击。德国成功的经验在哪里?简而言之,良好的政策扶持,尤其是明确且可观的补贴政策。在2001年-2010年10年间,德国光伏装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9%。预计2016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能达到23GW,德国难题在中国重演在未来几年会说到就到。
此时,问题也开始暴露。其二,由于中国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还较低(德国2014年6月9日光伏发电出力超过50%),大电网波动的问题暂时还未出现,但并网难问题却层出不穷。
那么,在必要和必然之间,该如何拿捏?光伏补贴何时会取消?取消之后会带来什么后果?这些关键性问题,在德国身上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。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率已经从2000年时的6%上升到2013年的约25%,累计装机量35.948GW,占全球的25.7%。
德国的今天,就是中国的明天,德国光伏补贴的经过的那些坑与坎,中国完全可以避开!警示一:补贴政策要明了,不能说停就停德国地处欧洲西部,国土面积比我们云南省还小一些;德国平均年日照时间为1528个小时,年平均有效利用小时数仅为800个小时左右,光照条件并不算好。其核心的成功经验是三条:其一,高额补贴,光伏固定上网电价明显高于市场价;其二,全额优先上网,德国电力公司会无条件购买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所有电;其三,补贴电价规则明确,长达20年保持不变。近日,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侯守礼表示,将制定差异化光伏发电补贴标准,并伴随产业技术进步逐步下调光伏发电补贴水平,直至取消补贴。补贴,是中国光伏人的揪心难题!自财政部2013年9月组织第五批《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》项目申报之后,光伏补贴就停止了相关申报。第三,并网难问题,现有条件下无法保证对光伏发电的全额收购。发展是好事,但快到疯狂并不是好事。
截止去年2015年9月,已有超过2000万千瓦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,拖欠金额已超百亿。2000~2013年,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从每度电0.20欧分提高到了5.28欧分,占居民电价比例从1.4%提高到18.5%,德国已成为了欧盟成员国中能源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。
华夏能源网记者认为,相比德国,中国的光伏政策需要完善的很多:第一,补贴拖欠严重,什么时候发没有明确说法,补贴不到位很多电站投资无法收回;第二,补贴可持续性存疑,去年10月12日国家能源局官员的公开说法是补贴在未来8到10年内不会取消,这只过了半年,新的说法就是要取消补贴,补贴问题是光伏电站投资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。警示二:野蛮生长后遗症必须要重视良好的政策扶持,让德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。
与德国类似,中国目前的光伏发展正在开始进入疯狂期。截至2014年底,德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820万千瓦,当年光伏发电量328亿千瓦时,约占全部发电量的6.3%。
另外,光伏发电出力在白天、黑夜之间波动巨大,给电网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,对电网的安全、平稳运行带来风险。这一方面有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强势垄断的原因,同时也有光伏发展太快消化不良的问题。这三点确保了光伏投资着可以毫无担忧地获取长期、稳定回报,让德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驶上快车道。为了错峰调谷,德国不得向邻国出售廉价电力,相当于是高额补贴流向了国外,这遭到了民众的不满和批评。
如此速度下,类似德国的后遗症问题已经在中国出现,如何解决都是难题。大量装机后,需要相应大量的电价补贴,这直接加重了民众的用电负担。
十二五期间,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增长168倍,超越所有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。而更糟糕的消息是,取消补贴已经摆上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。
2015年,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,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光现象,如甘肃弃光率达31%、新疆弃光率达26%。光伏发展的两大资源,广袤国土和良好光照都不具备。
2013、2014、2015连续三年,中国新增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一,并在2015年抢走了德国的头把交椅此时,问题也开始暴露。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,疯狂装机达到高潮,平均每年的装机容量增幅达到7GW(2012年高达7.6GW),2013年末,德国光伏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5.7GW。如此速度下,类似德国的后遗症问题已经在中国出现,如何解决都是难题。
这一方面有国家电网、南方电网强势垄断的原因,同时也有光伏发展太快消化不良的问题。其二,由于中国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还较低(德国2014年6月9日光伏发电出力超过50%),大电网波动的问题暂时还未出现,但并网难问题却层出不穷。
2015年,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,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光现象,如甘肃弃光率达31%、新疆弃光率达26%。发展是好事,但快到疯狂并不是好事。
为了错峰调谷,德国不得向邻国出售廉价电力,相当于是高额补贴流向了国外,这遭到了民众的不满和批评。2000~2013年,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从每度电0.20欧分提高到了5.28欧分,占居民电价比例从1.4%提高到18.5%,德国已成为了欧盟成员国中能源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。